#爸爸呢
三歲的小阿布開始懂得比較,在學校看到同學有爸爸接送上下學,他也會問我:「爸爸呢?爸爸可以跟我去上學嗎?」我總是說:「爸爸在美國賺錢給你上學,爸爸很辛苦」;隨著時間推移小阿布越來越大了,每天問得問題也越來越多,有一天他問:「爸爸會來台灣嗎?爸爸不想我嗎?他不愛我嗎?」
第一次聽到孩子問這個問題我愣住了,心中百感交集,是難過?是愧疚?是疑惑?是生氣?老實說我也理不出當下的心情,難過孩子感受不到爸爸的愛、愧疚當媽的自己沒能給孩子完整的家、疑惑孩子的爸真的會來台灣嗎、生氣自己竟然回答不出孩子的問題;「你只要健康快樂長大,有一天一定會見到爸爸的;大家都很愛你,不只是爸爸,全部人都很愛你...」
在婚姻的課題裡,一開始的熱情被現實生活慢慢熬煮,當然有過後悔當初,如果沒有申請移民也許就不會分隔兩地;做了錯的決定後承擔的後果,不僅是無限期的遠距離,已經被迫習慣的類單親生活,還要承受著各種外界的壓力,除了孩子的「爸爸呢?」,還要被外人質問:「爸爸呢?」;多數時刻我都正面看待這個問題,但其實我厭倦了各種投以同情的眼光。
「爸爸在美國!會不會回來或是什麼時候回來台灣我真的不知道!」,也許外人聽了會有更多疑問,為什麼爸爸不回來?你們感情不好嗎?這些疑問聽久了我自己卻回答不出什麼所以然,疫情當前要回來變得更難,就算回來了能找回當初的熱情嗎?我每天都在想這些問題,因為習慣了跟孩子相依為命的日子,習慣了沒有老公的生活,遠距離久了更害怕要重新生活在一起的磨合期,我討厭遠距離但我更討厭磨合期,各種不安排山倒海而來,這些只有過來人才懂的感覺,我能跟誰訴說?
「爸爸要回台灣了!」在半年前寄出離婚協議書,到經過婚姻諮商的挽救,阿布哥認真的解決了來台灣繁雜的行政程序,中間他也過確診新冠肺炎,在病毒的洗禮下他大病初癒,下定決心要回台灣跟我們住在一起,因為疫情的關係多了很多考量,怕自己是不是還有病毒回來會傳染給我們,決定延後到下個月底在買機票回台灣,團圓之路看似簡單卻走得很漫長...
「不管爸爸在哪裡,媽媽永遠是你最強的後盾,大家都很愛你!」身為母親,我不完美,但我愛我的孩子,連同爸爸的愛一起...
#爸爸要回來了